摘要: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:言語理解答題技巧 標點符號篇 在國考行測言語理解考試中,作為言語形式而存在的標點符號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現(xiàn)的言語一樣,都體現(xiàn)著作者的意志和智能。因此,專家提醒大家,在閱讀言 ...
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:言語理解答題技巧 標點符號篇 在國考行測言語理解考試中,作為言語形式而存在的標點符號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現(xiàn)的言語一樣,都體現(xiàn)著作者的意志和智能。因此,專家提醒大家,在閱讀言語題目時,除了留意以文字形式呈現(xiàn)的作者言語外,也要留意與之緊密相聯(lián)的作為言語形式而存在的標點符號。為考生介紹幾個對于解答言語題目有重要作用的標點符號。 一、冒號 冒號的作用是提起下文或總結上文,在行測言語模塊的考試中,常用在“說、想、是、證明、宣布、指出、透露、例如、如下”等詞語後邊,表示提起下文,一般跟分號“;”一起食用。所以文段的行文結果一般很明顯,一般是總分或者分總。當然,冒號至分號之間的內(nèi)容武威市分說部分,可以省略不看,或者掃讀,而段首或段尾的總說部分即為文段的重點。 二、頓號 頓號是中文中特有的標點,表示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。在行測言語模塊的考試中,頓號和冒號一樣也是一種非常有效解題方法,尤其是利用頓號表示并列的這一特性,在解答邏輯填空是顯得更為有效。 三、問號 問號是語氣語調(diào)的輔助符號工具,在行測言語考試中,比較有效的是反問和設問。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,只問不答,答案卻暗含在反問句中。 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國考行測言語理解實例解析: 【例】研究表明,由于氣候變暖中國冬小麥的安全種植北界已由長城沿線向北擴展了1至2個緯度;華北冬小麥正由冬性向半冬性過渡,東北糧食產(chǎn)量明顯提高,水稻面積和總產(chǎn)量迅速增加;喜溫作物玉米目前已經(jīng)成為中國第一大作物。除了利好消息,氣候變化也有負面影響:各種極端天氣事件增多,病蟲害危害,都會導致農(nóng)業(yè)減產(chǎn)。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?shù)囊痪涫牵?/p> A氣候變暖對農(nóng)業(yè)的影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觀 B各種氣象災害對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的影響日益突出 C中國主要農(nóng)作物的種植面積正在日益擴大 D氣候變化給中國農(nóng)業(yè)帶來的影響以好處居多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畫橫線部分放在句首,后面又是冒號,所以要填一個對下文具有概括性的句子。文段冒號之后,首先說了氣候變化的好處,接下來又論述了氣候變化的壞處,“除了利好消息,氣候變化也有不利影響”。雖然既有好處也有壞處,但從文段中看來,明顯好處居多,所以D項最為準確,“氣候變化給中國農(nóng)業(yè)帶來的影響以好處居多”,但是還是有一點“壞處”。A項說氣候變暖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觀”,“不悲觀”只強調(diào)了好處,沒說“壞處”,概括性并不十分準確。 除了上述提到了冒號、頓號、分號、問號以外,還有破折號、書名號等標點也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鎖定文段關鍵信息,要求考生朋友在備考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和積累,并結合具體真題融會貫通,如此以往,可以幫助我們大大增強語感,提高閱讀速度。 |
官方微信
手機APP
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