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【熱點背景】 濟南用戶王先生(化名)稱,6月23日早9點,他在餓了么上定了份驢肉火燒當早餐,在軟件上店家的名稱為“萬豪驢肉火燒”!9點訂了外賣,卻等了62分鐘才送到。軟件顯示店家和我距離就300米,這都能送一 ...
【熱點背景】 濟南用戶王先生(化名)稱,6月23日早9點,他在餓了么上定了份驢肉火燒當早餐,在軟件上店家的名稱為“萬豪驢肉火燒”!9點訂了外賣,卻等了62分鐘才送到。軟件顯示店家和我距離就300米,這都能送一個小時,早餐都能當午餐吃了,讓人十分生氣!蓖跸壬o了店家一個差評,并且爆了粗口。事后,王先生承認自己爆粗口留言不對。 6月25日19時,王先生外出回家,發(fā)現有一個騎著電動車的男人跟著他上樓,直到家門口對方才問“你就是這戶的是么,前兩天訂了外賣是么”。王先生當時就覺得這人尋釁滋事,立刻掏出手機報警。就在王先生打完電話后,對方先推了他一把并出拳,王先生也還擊了,“打了對方三下”。在王先生的敘述中,店主挨打后掏出隨身攜帶的菜刀砍人,王先生反應過來的時候右手拇指已經被砍的翻起一大塊皮,眼睛、臉上也都是血,左眼被血蓋住無法睜開。 【命題預測】 近日,因一條帶有辱罵的差評,山東濟南一位手機訂餐軟件用戶被“餓了么”平臺上的店家持刀砍傷,導致左眉骨、右鎖骨、右手拇指、食指多處受傷縫合19針!梆I了么店家持刀傷人”事件引發(fā)對于訂餐軟件安全問題的熱議。對此談談你的看法? 【參考答案】 自電商開發(fā)評價系統(tǒng)以來,眾商家便患上“差評恐懼癥”,與此同時消費者疾呼“差評權”得不到保障,雙方針鋒相對引發(fā)的“血案”反映現行的電商評價機制亟待升級。 從購物、訂餐、叫車出行到上門洗車、美甲,電商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。而電商平臺開發(fā)的信用評價機制,一方面可以讓入駐商戶進行充分的市場化競爭,為好評數量、關注收藏人數和店鋪升級而提供更優(yōu)質的服務;另一方面,評價機制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買前參考,除了看商家的自賣自夸,還要看其他消費者的購買體驗,以防上當受騙。 但是近年來隨著差評引發(fā)惡性事件的增加,如人身傷害、個人信息泄露、信息“轟炸”、收到挽聯靈位等奇葩物品,“差評報復”讓消費者哀嘆“差評權”得不到保障。很多時候對商品或服務不滿意,買家為避免麻煩上身,只得忍氣吞聲。對此,商家也委屈滿腹。商品和服務本身并無問題,但一些消費者利用他們對差評的恐懼,以差評要挾,提出返現、超時退換貨等無理要求。由此可見,為保障雙方正當權益,現行的信用評價機制亟需優(yōu)化升級。 首先,政府發(fā)力完善制度。健全2014年3月份開始實行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,除了主要針對專業(yè)差評師和商家刷信用等交易行為外,對于消費者客觀中肯給出差評遭遇報復,和消費者以差評敲詐威脅的情形作出具體規(guī)定,保護消費者的差評權。 其次,平臺發(fā)揮調解作用。消費者遇到商家惡意報復行為,應及時向電商平臺反映,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,買賣雙方的購物糾紛,平臺具有調解義務;平臺應致力于細化優(yōu)化評價機制,并結合實際進行創(chuàng)新,如進行匿名差評,只有平臺掌握差評者身份信息,核實檢查后,差評客觀中肯則追究商家責任,如屬于惡意差評,則對買家進行注銷賬戶等處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