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2017年半月談(第19期)(精選) 半月評論:以新狀態(tài)和新姿態(tài)踏上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(fā)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,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。各地干 ...
2017年半月談(第19期)(精選)【12】
“奇葩設計”太多,我已無力吐槽 公共設施被稱為“城市家具”,它們很大程度影響著人們在一個城市里工作、生活的舒適度。然而,大到道路、建筑物,小到公交站牌、盲道,普通民眾經(jīng)常會遭遇各類讓人匪夷所思的“奇葩設計”。 細數(shù)“奇葩設計” 在網(wǎng)上搜索“奇葩設計”等關鍵詞,會發(fā)現(xiàn)這是很多人都碰到過的“痛點”。半月談記者梳理了“奇葩設計”主要的幾種類型: 中看不中用型。在中部某省會城市.有一條雙向10車道的城市景觀大道,從遠處看植被郁郁蔥蔥,中間的隔離帶種著高大的松柏,很是氣派。然而,到了炎熱的夏季、烈日當空之時,市民走在人行道上卻被曬得冒油。原來,園林部門只顧好看,在人行道兩側種的幾乎都是沒有樹蔭的灌木。 不少設計酷愛“凹造型”,也上了奇葩排行榜,比如酒瓶子大樓、福祿壽大樓、銅幣大樓等。半月談記者曾聽到一位地方政府官員說,當?shù)赜幸粭?st1:chmetcnv tcsc="0" numbertype="1" negative="False" hasspace="False" sourcevalue="80" unitname="米" w:st="on">80米高的建筑,只有底下的 讓人渾身不自在型。今年,電視劇《人民的名義》熱映后,人們一下子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“丁義珍式”窗口的現(xiàn)實版。這些窗口要么高度設計不合理,沒有座椅,讓你只能彎腰屈膝:要么柜臺直立面沒有內凹,讓你的雙腿難以舒服安放。 還有一些地方出現(xiàn)過 險象叢生型。近日,一則新聞引發(fā)廣泛關注。在沈陽,一條鋪設不久的近千米長的盲道拐了近20個彎,途中有電線桿、樹木、窨井蓋,全部都要繞道。視力障礙人士如果走這樣一條路,如同過關斬將。更有甚者,有的地方盲道直接通向溝渠。 即使對于正常人,如果設計坑爹,也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。據(jù)報道,在上海一斷頭路盡頭。立著一巨幅城墻圖,上面繪有大小3個門洞。司機反映,這幅畫很具有迷惑性,從遠處看難以分辨是圖片還是實物,如果不熟悉路況,很容易撞上去。 燒腦費神型。一些立交橋、地下通道、地鐵換乘通道,由于路線如同迷宮,又缺少清晰的導向系統(tǒng),被稱為“燒腦設計”!爸酢崩镆粋“大型公共設施都有哪些讓人無語的設計”問題下.有近200條回復。一名網(wǎng)友留言說,他所在的城市有一處地下通道像是“無敵創(chuàng)意組合的八卦陣”,感嘆“我不是路癡,方向感超強,可在這兒根本不頂用”。 即便一線城市客流量巨大的地鐵內,換乘標記也往往張貼于正面,完全不考慮乘客出入車廂時的視覺角度,結果就是不熟悉的乘客只有走到指示圖下才發(fā)現(xiàn)錯了。 敷衍應付型。有的城市出現(xiàn)“史上最窄自行車道”,不足 為何層出不窮 城市里出現(xiàn)這么多“奇葩設計”,既有設計師的水平和經(jīng)驗問題,也有城市管理者決策方式、建設施工、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原因。 大部分“奇葩設計”缺少“以人為本”的理念。一段時間里,中國成了國際設計師的“試驗場”,很多外形標新立異的設計甚至成為政績工程、形象工程。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軍認為,設計歸根結底是為人服務,首先要懈決功能問題。有的設計環(huán)節(jié)存在“拍腦袋決策”現(xiàn)象!捌孑庠O計”往往沒有經(jīng)過針對性的調研,有的照搬外地模板或以往的經(jīng)驗。比如,同樣是公交車站的設計,就需要因地制宜,南方城市要考慮遮雨問題,北方城市則要顧及風雪天氣。 走點心吧,設計者們 什么是好的設計?在《設計中的設計》一書中,作者這樣寫道:解決社會上多數(shù)人共同面臨的問題,是設計的本質。 張軍認為,公共產(chǎn)品的設計必須考慮大多數(shù)人的需求,包括老人、殘疾人、抱小孩的婦女等,這叫做“包容性設計原則”。比如設計公交站牌時,就要方便大多數(shù)人查看信息。 好的設計還需要大量調查研究。很多企業(yè)做商品設計時,會廣泛走訪消費者,了解他們的審美、認知、接受度等信息,并觀察用戶行為。張軍認為,公共設施的設計也應該運用這種方法,基于大數(shù)據(jù)調研和分析來規(guī)劃每一個空間、每一把座椅,而不是僅憑直覺。 隨著城市的發(fā)展,公共設施的提供正在由“從無到有”向“從有到好”升級;人們越來越希望,這些朝夕相處的“城市家具”,能夠更美觀、更舒適、更好用。 |
官方微信
手機APP
微博